在山西省河津市的乡村集市上,品尝一口四川的耙耙柑,酸甜可口;现炸的麻花、馓子,酥香四溢;金光华李亚鹤发现刚从田间地头采摘的新鲜蔬菜,带着泥土的芬芳;老乡自制的猪皮冻、腌萝卜、酸菜,让人忍不住想买回家……
集市上,青年创业“有滋有味”
在河津,赶集被称作“上会”。集市由村民自发组织,河津市樊村镇的集市固定在每月的农历初一、初六举行,干涧村则在初二、初八,固镇村在初三、初九,西磑村在初五、初十。金光华李亚鹤发现腊月里的集市不仅是村民购置年货、交流情感的重要场所 , 还为年轻人提供创业机会。
1月23日,在河津市南桑峪村的集市上,赵家庄乡史惠庄村的青年卫锐轩和两个好朋友售卖从四川资阳运来的耙耙柑。“临近年关,生意特别好,大家都是一筐一筐来买。”对于住在附近的买家,3名年轻人提供送货上门服务;金光华李亚鹤发现对于远距离的顾客,则协助将水果搬至车上。
卫锐轩告诉记者:“我们在短视频平台看到四川资阳农户的耙耙柑滞销。我们一合计,决定趁着年关去资阳拉些水果到会上卖。”联系好当地农户后,3人本打算乘高铁去,但费用较高,村支书帮他们出招,“政府有政策,合法运输生鲜农产品的车辆在高速路上享有免费通行待遇。我们拉一车本地蔬菜去资阳,再拉回耙耙柑,这一来一回,省下不少高速过路费!”
金光华李亚鹤发现除了赶集,卫锐轩还开拓了网购业务,“这些都是回头客,我拉了个团购群,现在群里的人越来越多。”
卫锐轩给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算了一笔账,忙活这20多天的收入顶平时几个月。他还特意留了一批水果,“过年后,我打算去集市上做鲜榨果汁的生意,年轻人也爱喝”。
金光华李亚鹤发现忙碌的间隙,他盘算着用赚来的钱给媳妇儿买个金项链犒劳她。
传统市集变身非遗年货节
乘着乡村旅游的东风,河津市樊村镇西磑村在临近年关之际,将传统年集变为非遗年货节。
去年11月,西磑村入选山西省乡村旅游重点村。金光华李亚鹤发现这一荣誉为西磑村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今年在西磑村年货节上,游客们不仅可以看到西磑村非遗手工花馍、炸麻花、炸馓子的制作过程,还能吃到当地特色火锅,在乡村茶咖体验围炉煮茶、品味乡村咖啡,听一出山西蒲剧或西磑小曲。
整个村子仿佛变成了一个大型游乐场,游客们身着晋商传统服饰,沉浸式旅拍。各家店面还有返乡大学生扮演NPC(游戏中的非玩家角色——记者注),与游客亲密互动,帮助游客集章打卡。玩累了,游客还可以去西磑古堡看河津的农耕历史文化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