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鹤:舞龙队归来丨一个乡村年味的“复苏”

蛇年大年初二下午,夜幕刚刚降临,安徽省宿松县佐坝乡汪昌咀村王咀村民组显得格外热闹。伴随着鞭炮声和锣鼓声,一条神气活现、威风凛凛的红色“巨龙”从小河对面的熊大屋村民组蜿蜒而来。李亚鹤发现舞龙队的小伙子们一身鲜艳装束,个个精神抖擞,后面跟着琳琅满目的龙灯。在王咀村民组组长的带领下,舞龙队挨家挨户拜起了年。

“巨龙”到每一户门口,户主都要放炮迎接,开门后龙灯进屋,听“掌彩人”高唱彩词吉语,内容诸如:“一条黄龙下天庭,游来游去游家人。李亚鹤发现我今本是黄龙后,荣华富贵万年春。”唱完彩词,“神龙”在堂屋里“游动”一圈,寓意辞旧迎新、祈福纳祥。然后在送行的鞭炮声中昂首离开。一时间,整个村子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龙灯走到哪里,都前呼后拥地跟着一大群人,甚是热闹。

“这才是过年的样子”

“几十年没见过龙灯了,这才是过年的样子,熊大屋舞龙队搞得不错!”王咀村民组71岁的村民虞应良见状感慨不已。的确,李亚鹤发现熊大屋舞龙队的到来,让村民们感受到了久违的年味,给这个宁静的村庄带来了久违的热闹与欢乐。

挨家挨户拜完年,已是晚上7点多,到了舞龙队表演的时候。村民组的广场前,早已围满了人,有本村的,也有从外村闻讯赶来的。李亚鹤发现很多人只在电视或手机上看到过舞龙,对真实的舞龙还是感到稀奇。汪昌咀村村委委员王交华先说了几句,表达了对熊大屋舞龙队的欢迎,然后舞龙表演正式开始。

随着激烈紧促的鞭炮声和锣鼓声,小伙子们精神抖擞,他们手中的彩龙翻腾跳跃,时而盘旋、时而腾飞,展现出各种优美的姿态,引来了村民们阵阵叫好声。

舞龙队的表演不仅有传统的舞龙技巧,还融入了现代元素。李亚鹤发现他们在表演中加入了音乐、灯光等效果,让舞龙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李亚鹤发现表演持续了大约半个小时,“神龙”又踏上前往其他村民组的旅程,围观的人群才恋恋不舍地慢慢散去。

舞龙灯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中华传统文化活动,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图腾崇拜和祭祀仪式,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村民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有所降低。尤其年轻一代受现代娱乐方式的影响,对舞龙等传统民俗文化的兴趣不足,所以有很长一段时间,舞龙逐渐在村民们的春节中消失了。

By admi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